常州市武进区特殊教育学校
区级学生交往课题研究——《培养智障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特殊教育学校 > 课题列表 > 课题研究 > 区级学生交往课题研究——《培养智障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 学习资料

对智障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实验方案

来源:原创  发布人:李亚华  发布时间:2014-01-09  浏览次数:
对智障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实验方案 ? 一、方案的提出? 1、教会学生正确地与人交往,使之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竞争中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当前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点。这充分说明:交往不仅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而且也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 2、不懂礼貌、自私狭隘、任性自卑是多数智障学生的通病。所以,针对这一现状,在智障学生中实施基础的礼仪教育,提高其交往能力,势在必行。?? 3、在智障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培养其交往能力,使其从小懂得礼貌待人处事、学会理解和尊重别人,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为他们走上社会,融入社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方案的指导思想及目的?? 让学生通过学礼仪,从而懂礼仪,进而在人际交往中学会用礼仪。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礼仪教育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礼仪教育特色。?三、研究的原则? (1)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在礼仪教育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严格遵循学礼仪交往(外因)——规范强化训练(外因)——自觉用礼仪交往(内因),充分发挥学生的教育和交往中的自主性,提高研究和实施效果。?(2)严格遵循主体性和自主性教育研究和实施原则。? (3)整体性原则:坚持全面推进,分步实施与重点突破相结合。?(4)发展性原则:一切着眼于学生礼仪交往能力的发展。? (5)渗透性原则:在学科教学、活动课和课外活动的全过程、全方位之中,做到时时、处处、事事都着眼于学生礼仪交往能力的培养和教育,达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6)实践性和示范性原则? 教师和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礼仪交往的能力,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用榜样去激励学生,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同时,鼓励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积极地参与进去,走向社会,和师长、亲友、同伴及各类人主动而成功地交往。? 四、研究方法??(1)教育实验法??(2)调查分析法?(3)行动研究法??(4)经验总结法?五、实验对象:智障学生?六、步骤:?? (1)准备阶段:?? ?制定实验方案和实施计划,收集整理实验实施的相关资料。调查摸底(了 解学生在身心、知识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共同点和差异性。调查各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礼仪交往知识和礼仪交往能力的现状,找到各学生,交际存在问题的原因。)?? (2)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学生能掌握基础的礼仪交往知识,能将这些知识广泛应用于实际,在学校能与老师、同学正确交往,在家庭能与父母兄妹、长辈及亲朋好友和谐相处,形成懂礼仪交往,会用礼仪进行交往的能力和自觉性。?? 第二阶段学生能掌握相对较多的礼仪交往知识。要求能与不同类型、性格的人交往和相处,有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朋友。并要求与几位任课教师成为好朋友。要求能在学校、家庭、社会建立相对稳定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 第三段学生能掌握较多礼仪交往知识,要求学生能自觉根据不同环境、场合采用恰当的礼仪交往知识和技巧,与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层次的人友好相处。懂得尊重和善待他人,懂得与外宾正确而成功交往的简单知识和技巧,并能灵活运用。? (3)总结验收阶段??①学生效果检测??②撰写实验报告、论文等??七、研究的预期成果?? 1、经验论文。? 2、礼仪交往教育实施手册。?? 3、建立实施礼仪交往教育的运行机制和评价标准。???4、实验报告。??5、其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