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特殊教育学校
学术论文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特殊教育学校 > 课题列表 > 课题研究 > 学术论文
栏目导航

我对聋教育语文教学中朗读的认识

来源:原创  发布人:武进特殊教育学校   发布时间:2009-11-26  浏览次数:
我对聋教育语文教学中朗读的认识
               武进区特殊教育学校   史文军

 
在聋教育语文教学,是否要重视朗读?长期以来,对这个问题教师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聋生口语表达能力较差,朗读只是画蛇添足,训练难以见效,对提高聋生阅读理解能力无济于事。另一种观点是:朗读是一种读的有效形式,它是语言的内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思考, 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笔者认同第二种观点。因为成功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学好书面语,主要靠“习得”、“诵读涵咏”。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为养成阅读的习惯,非多读不可。”可见,朗读作为一种读的形式,既有利于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又能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那么,聋教育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怎样运用和训练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阅读中充分运用朗读
  无论是普小还是聋校,阅读教学中都应当坚持这一理念:以 读为主线,读中见悟。将“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以学生的“悟”为侧重点,让学生多读多议,多读多悟,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五步来具体进行:第一步,初读。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第二步,熟读,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层次。第三步,精读。理解重点内容(亦即课文的重难点)。第四步,赏读。体会课文中的佳词佳句感受优美的意境。第五步,仿读。训练学生读的技能。在这五个步骤中,“精读”和“赏读”中需要运用朗读来理解课文的重点句段,从而在读中感悟,体会真情实感,感受课文字里行间所表现出的优美意境。“仿读”则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训练朗读的技能、技巧,今后遇到同类型的文章基本上能够自读解决。
  而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运用朗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使学生领悟到文章的中心,教师在精读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进行反复朗读,还可以在课堂上对重点语句组织学生朗读比赛,提供他们实践、学习、交流的机会。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感悟问题的结论,深刻理解和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中心的。
  例如,《我的老师》一文,文章中写的几件事,都是作者头脑中印象最深刻的事。其中有一件事。作者的父亲被征去打仗,好几年没回来,有些小朋友不但不同情,反而起哄,使他真“ 好象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在这种情况下,蔡老师援助了他,批评了“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他。这是多么大的支持啊!作者如实地写了这件事,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当时的感受,也非常真实。表达了作者对老师尊敬的真情。我在教学中对这句话做文章:先让学生带着思考题朗读(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然后指导学生朗读,对三个“多么……”重读,使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到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再进一步领悟课文的中心:蔡老师是一位热情、公正热爱孩子的老师,抒发了作者对她的依恋和思念之情。在课后作业中,我还特别要求学生试着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以加深巩固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二、赏读及朗读的训练
  “赏读”是引导学生体会佳词家佳句的有效途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知、情、意、行中,“情”对认知活动有着推动、强化的作用。因此,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上,我还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赏析佳词佳句,朗读后再用“比较、替换、想象”等方法,使学生体会语言之美、情境之美,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
  在朗读的训练中,我要求学生 尽量读出语气、节奏,连贯自然,再引导学生把握语气的轻重缓急,尤其是示范读好人物的对话。为此,还自创了一些朗读的方式。
1、手势导读。在指导学生精读重点语段时,挥动手臂,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读出语句的轻重缓急和虚实浓淡。手势也随着感情语调等的需要时而高扬,时而轻柔舒展。使学生入情入境,达到了情境交融的地步。
2、表演性读。采用分角色读等方式来让学生边读边表演,调动他们的听、视觉功能,在看表演式的朗读中体会文字表达的真谛。
3、陶醉式读。我经常要求学生“读一句,想一句,把自己当作者,作者写到那里,你就想到哪儿。”跟着作者一起走,与作者一起陶醉,学生边思考边朗读,不知不觉中融入了课文意境,经过实践,证实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朗读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聋教育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朗读的作用,让学生在朗读中设身处地去想,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在朗读中更好地对课文内容感受、品味、揣摩和领悟。这正是体现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的互动过程,并且引导学生在朗读实践中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而富有个性体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