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特殊教育学校
市级聋语课题研究——《指导低年级聋生多途径学词的实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特殊教育学校 > 课题列表 > 课题研究 > 市级聋语课题研究——《指导低年级聋生多途径学词的实 > 研究成果

低年级聋生学词活动的多样性实践研究

来源:原创  发布人:史文军  发布时间:2014-01-26  浏览次数:
长期以来,聋校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落后,教材陈旧,再加上语文教师观念更新较慢,低年级聋生语文识字学词教学、活动大多局限于课堂和课本,而在学词活动中如何用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学生学词增加识词量,则是缺乏研究和实践,本文着重于阐述课堂和课余学词活动多样性的研究。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及十多年来始终未变的聋校教材的制约下,课堂教学仍以课本为主,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学校教育、社会生活、严重脱节。课堂教学方式单一,聋生学习被动,死记硬背,导致缺乏学习兴趣,甚至个性压抑、学习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潜力难以发挥,课堂教学失去了生命的活力,素质教育难以深化。因此,聋校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寻求新的改革之路,才能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
低年级聋生的识字学词教学、活动就必须寓识字学词于教师的有意引导迁移教学细节中,于校园、家园及周边熟悉的环境中,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实践中。
一、课堂教学中迁移式学词,使聋生掌握更多的同类词语
俗话说,课本是死的人是活的。这句话听起来有些粗浅,但却为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作为聋校的语文教师,完全可以活用教材,在词语教学中对课文中出现的词语进行迁移式的学习,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也能尽可能低多掌握同一类的词语,不仅拓宽了学词的途径,而且在课堂教学中也能增加聋生的识词量,富有实质性的成效和意义。
如在执教聋二年级第二学期《15、池塘里开满荷花》一课词语教学时,大胆运用了迁移式学习,如学习“粉红色”这个表示颜色的词语,教师精心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
34
聋生通过教师引导,首先体会“开满”与“开了”的区别,进而在教师课件展示的图片中学到了“长满、结满”这四个同类的词语。在教师的有意引导和指导中学生无意地学会了课外的几个同一类词语,可见迁移式学词是课堂中教师增加学生识词量,让学生乐学的一个有效方法。
二、创设生活情境,整合识字与学词学句同步进行
新聋校课程大纲明确规定:低年级识字量要求达到1200个左右,要求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和主动阅读的习惯;能依据图片、简单事物或生活中的场景,说、写意思连贯、语句通顺的几句话。为了化解聋生识字学词的枯燥,我们必须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原则,把学拼音、识字、学词、学句进行整合,同步进行。教师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坚持识字学词教学生活化,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方块文字中解脱出来,为聋生提供感受大自然、社会生活、人物事件的机会,使生活成为识字学词的最大课堂,激发聋生识字学词兴趣,让聋生在生活中自发地、主动地去识字,促使他们有意识地留心认识周围的事物,主动获取知识与经验。例如在学习“mɑ”音节,先指导聋生发准音,接着,出示妈妈一词,在学生学会词语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看照片练习说话:我爱妈妈。妈妈爱我。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三个人。最后,让学生来画一画自己的家,介绍我的家。通过这样的整合训练,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综合能力很有益处。在这个过程中体现拼音与语言的融合,加强读词、读句和拼音阅读的初步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促进聋生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让聋生体验在生活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乐趣。
教学中,我还应当经常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一些他们熟悉或不熟悉的生活情境,既提高生活化学词的教学效率,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走出课堂,在现场体验生活中学词
置身于现代化的校园,那如茵的绿草、茂盛的大树、争芳吐艳的花朵,看着令人陶醉,油画长廊展示着家乡和现代文明之美。与此相适应,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一定也在润物细无声中熏陶着聋生。一句句催人奋进的警示名言,一幅幅精美的油画,一块块引人注目的植物名标牌、校牌,都是识字教学可利用的极好资源。教师可尝试当回导游。一边带着同学漫步于环境优雅的校园,一边认读相应的汉字或语句:“茶花”、“桃树”、“冬青树”“香樟树”“樱花”“栀子花”“桂花”“杜鹃花”……“活着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张海迪”、“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海伦·凯勒”“自立自强自尊,争做阳光特教人。”、“江苏省现代化特殊教育示范学校、武进区文明学校、武进区绿色学校”……同学们在这样不经意地活动中,了解了校园,亲近了学校,愉快地接触了汉字。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还可把识字学词范围扩大到校园周边地区。
大多数聋生虽然寄宿在学校,但每年大约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家中生活的。自己的家园和周边环境对于他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都是他们很好的学习资源,可以说身边处处有知识。每天父母所采购的物品,周边的广告招牌、商品名字、宣传标语等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特别是那里面有许多学生不认识的生字新词,因此把识字学词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教育学生学会观察。在走路时,看看广告招牌中有没有认识的字,能否读出其中的内容;在买东西时,看看商品的名字和说明,尝试去读懂它,引导学生在课外生活中观察,使学生在观察中了解熟识的字的作用,认识新的字词,并且把课余学到的新词当天就记载在教师设计印制的“学词记录本”上,这样既能带动学生主动地识字学词,又能使学生学到许多生活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增加学生的识词量,可谓一举多得。
四、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词语,积累词语、发展语言
本着生活即教育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创建生活化的课堂,让聋生在现实的生活空间里学习字词,顺利地完成识字任务的同时,注重聋生增加词汇量促进语言发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如在学习《认识水果》一课时,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大型的水果专卖店对学生进行现场教学。先学习词语:苹果、香蕉、橘子、草莓、梨、菠萝等,在看到真实水果的同时,说一说水果的形状、颜色;接下来让学生品尝一下各种水果的味道,增加聋生在学习中的感知认识和体验。这时,再让学生把自己爱吃的水果举过头顶,示意给老师看。这是进行语言训练的好机会,立即出示句子我爱吃苹果等相关的句子,指导学生学说话。接着,学生的小手踊跃举了起来,抢着向我介绍自己家人爱吃什么水果,如我的妈妈爱吃橘子。我爱吃香蕉、草莓。等。教师诱导聋生进行语言交流,并分享学习成果。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我让聋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懂得了词语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让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也大大激发他们主动认识事物的愿望,语言得到较迅速较充分的发展。